当前位置:创富库 > 问答 > 有问必答 > 当下,玉米丝黑穗病咋防治更好?
手机版

当下,玉米丝黑穗病咋防治更好?

来源:创富库 阅读:2.07W 次

问:当下,玉米丝黑穗病咋防治更好?

当下,玉米丝黑穗病咋防治更好?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针对这么严重的病害,我们怎能不防?以下是小编特意搜集的几点有用的建议,希望大家参考。

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领导和农科站要充分认识玉米丝黑穗病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巨大威胁,高度重视玉米丝黑穗病的预防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早部署、早预防”,切实抓好玉米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各阶段的预防工作,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供应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有效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危害。

其次,我们要强化病情普查,注重宣传培训。各部门要抓住目前春玉米产区丝黑穗病已普遍显症的有利时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当地丝黑穗病进行拉网式普查,彻底摸清玉米丝黑穗病的重发区域、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以及主要感病品种,对今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村要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播放技术讲座、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做好玉米丝黑穗病防控技术的宣传、培训、指导和防治工作。

最后,提醒各地区一定要细化工作方案,抓好技术落实。各地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玉米丝黑穗病苗期侵染,后期显症的发病规律,抓住播种、出苗等关键预防时期,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植保专业防控组织的作用,抓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针对这一点,要做好以下六点。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株。

在玉米生长期做好平衡施肥,特别是增施硼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现病株,并在未散苞前彻底摘除病瘤、清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秋季玉米收获后,及时灭茬、深翻土地,将残留病株深埋土中减少田间菌源。

(2)选育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预防玉米丝黑穗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各地要积极引进、选育、示范推广适合本地的抗病、耐病玉米品种,以减轻丝黑穗病的危害。

(3)合理轮作倒茬,定期更换品种。有资料显示,玉米连作时土壤菌量每年增长5-10倍。为有效减少田间菌源,重病田要进行大面积轮作倒茬,实行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轮作,以减轻病害的流行。如轮作倒茬困难,则要避免同一品种的连年种植,建议至少2-3年更换一次品种。

(4)适时迟播、浅播,推广地膜覆盖。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侵染病害,种子萌发至4叶期是病菌侵染的关键时期,如此时降水多、地温低,则玉米出苗时间长,会给病菌侵染增加更多机会,所以建议适时迟播、浅播,缩短玉米出苗时间;冷凉地区应推广地膜覆盖,提温保墒,减轻发病。

(5)种子处理玉米丝黑穗病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种子、土壤和带菌粪肥,药剂拌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在玉米丝黑穗病重发区,建议对统供种子或市场销售已包衣种子进行二次包衣,10公斤种子可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40~50克,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80毫升,先将药剂用少量水稀释,然后与种子拌匀进行包衣,晾干后播种。

(6)土壤处理玉米丝黑穗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丝黑穗病重发区,可用50%甲基硫菌灵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拌细土50千克,播种时每穴用药土100克左右药土盖在种子上,降低病菌侵染机会。

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所以还是希望各位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加强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chuangfuku.com/wenda/youwenbida/lr9ky.html

Copyright © 2024. 创富库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182104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